企業名稱:惠州市祥順廚具有限公司
服務熱線:0752-3869876
電話:18026619876(方經理)
郵箱:hzxscj510@163.com
網址:www.escritoradegaveta.com
地址:惠州市惠陽區秋長新塘管理區黃埔村秋寶路381號C1棟
近日,一款有著科技含量的酸菜,刷屏朋友圈,來自于黑土地的科技酸菜,作為地道的東北特色美食在《舌尖上的中國3》精彩亮相。據了解,該“科技酸菜”是由黑龍江大學研制,其“全程無菌高科技酸菜”瞬間勾住大家的味蕾。
酸菜,《周禮》中就有其名。而在北魏的《齊民要術》中,詳細介紹了白菜等原料腌漬酸菜的多種方法。筆者從相關人員那里了解到,傳統腌制酸菜需要用到塑料桶、壇子、缸等器具,但是不能使用鐵制鋁制容器,因為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乳酸把容器腐蝕。之后加滿涼開水,加一點鹽,Z后使用塑料膜或者蓋子封好,與空氣隔絕。
我們知道,做好酸菜的關鍵是水、鹽與白菜的比例及腌制時間和制作過程中的密封性,由于傳統腌制酸菜多是手工操作,對于腌制時間和密封性難以準確把控,稍有不慎便會產生亞硝酸鹽過量,以及酸菜的品質和口感受到影響。
隨著腌制技術的發展,以及機械化設備的應用,酸菜腌制從一家一戶純手工操作,邁向標準化、自動化現代生產線,已經完成從傳統加工方法到科學制作模式的“華麗轉身”。
筆者獲悉,“黑大酸菜”采用乳酸菌密封發酵,并應用生物工程技術,以不銹鋼大容積發酵罐封閉式工業化生產。這樣腌制出的酸菜不僅不含亞硝酸鹽,還生成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。并且在研發過程中獲得了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支持、6項發明專利授權。
除此之外,紅星農場也引進了乳酸菌發酵工藝。相對于傳統腌制方法,新技術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,縮短了生產周期,還大大減少了亞硝酸鹽含量,使其含量遠低于國家標準。另外,其在生產車間里設有10多道生產工序做安全保障,噴淋、水浴、超聲波、臭氧殺菌等多種“花式清洗”,酸度、食鹽、亞硝酸鹽、微生物等多項指標的嚴格檢測,給傳統酸菜腌制換上了“新裝”。
由于工業化腌制酸菜對環境有著嚴苛的要求,因此大多生產車間里所有的工序都需要無菌操作,比如酸菜在清洗環節中使用到臭氧殺菌機。該類設備具有殺菌消毒、預防食品腐敗變質、提高酸菜安全質量的作用。另外,對食品生產車間的細菌及工、器、具進行殺菌消毒,還可消除食品被微生物二次污染的風險。
由此可見,雖說《舌尖上的中國》第三季主要是強化人物,強化食物背后的文化,深度討論中國人與食物的關系,但是也能深層次的折射出傳統美食在生產加工模式上賦予的“科技”力量。筆者相信,隨著消費市場對酸菜品質要求不斷增強,以及食品工業化進程加快,機械化生產代替手工腌制是行業發展趨勢,相關食品加工機械也將在酸菜腌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。